追尋紅色足跡,傳承革命精神---通用航空產(chǎn)業(yè)學院走進羅漢里閩中游擊隊舊址開展“學黨史,悟思想,強信念”主題黨日活動

發(fā)布者:2020040嘉倩發(fā)布時間:2021-06-03瀏覽次數(shù):1061


 為全國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精神,推動我院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增強我院師生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踐行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和使命。62日下午,通用航空產(chǎn)業(yè)學院師生走進羅漢里閩中游擊隊舊址,追尋紅色足跡,傳承革命精神,開展“學黨史,悟思想,強信念”主題黨日活動。

福清閩中羅漢里游擊根據(jù)地是閩中游擊第一支隊的駐地,也曾是中共閩中特委駐地,在閩中地區(qū)的三年游擊戰(zhàn)爭中,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其舊址位于一都鎮(zhèn)普禮村。1934年,革命先輩黃孝敏、劉突軍、陳金來、何胥陶、陳行福、程序、楊采衡陳云飛等先后來到羅漢里,傳播革命火種,建立據(jù)點聯(lián)絡網(wǎng),使之成為閩中地區(qū)重點的游擊隊活動基地。這里是中共福清中心縣委書記黃孝敏和縣委委員劉突軍、陳金來等帶領剛剛成立不久的中國工農(nóng)紅軍福清游擊大隊開辟了以羅漢里為中心的福永邊游擊根據(jù)地,點燃了“工農(nóng)武裝割據(jù)”的星星之火。

   通用航空產(chǎn)業(yè)學院一行四十余人,來到福清羅漢里中共閩中特委和游擊隊支隊根據(jù)地舊址,沿著當年紅軍行走的山道,探尋根據(jù)地舊址追尋先輩的足跡,重溫那段艱苦卓絕的紅色記憶,開啟“追尋紅色足跡,傳承革命精神”的精神洗禮,將黨史學習教育走出課堂,走進紅色基地,進行鮮活的學習教育。

走進羅漢里閩中游擊隊舊址

經(jīng)過龍嶼溪“三十六彎”的山路,來到了羅漢里閩中游擊隊舊址,沿著當年紅軍行走的“紅軍路”行進,在解說員的帶領下穿過密林,沿著當年紅軍戰(zhàn)士走過的“紅軍路”,親身體驗紅軍戰(zhàn)士們不怕艱難、艱苦奮斗的斗爭精神。感受當年游擊隊員們正是倚仗惡劣的地理環(huán)境,靈活的游擊戰(zhàn)術,帶動了福廈線地區(qū)的革命力量發(fā)展,為福建革命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如今這條紅軍行走的路上隨處可以看到巖石上鐫刻著懷念先烈的詩文,以及路邊陳列一些相關的圖文資料,這些鮮活的教材,給我院師生上了一堂生動的黨史教育課。

我院師生重走“紅軍路”

巖石上懷念先烈的詩文

陳列的圖文

 我院師生走進密林深處,來到“羅漢里革命紀念館”,陳列了游擊隊員們曾用過的物件。參觀品味每一幅紅色的圖片和文字,聆聽講解員講紅色故事,追憶烽火歲月,深入了解“閩中特委”“南方三年游擊戰(zhàn)爭”等史實。當年游擊隊使用的大刀、刺刀、一件件斑駁的武器已放入陳列館,可承載的血性膽氣卻不能封存,如今依然能夠感受到游擊隊員的心路歷程,感受到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初心與使命,在超過人類生存極限下,將生死置之度外,取得了一場場敵眾我寡的勝利。

參觀羅漢里革命紀念館

  參觀羅漢里革命紀念館后,師生們沿著“紅軍路”來到“紅軍學?!?,大家一起合唱《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嘹喨的歌聲飽含著對祖國和黨的熱愛之情,此時此刻感受到今天祖國的強大離不開無數(shù)先輩的拋頭顱灑熱血。隨后大家觀看了紅色電影,一幕幕歷史畫面,一幀幀感人的赤誠,見證了革命先輩篳路藍縷、忘我奮斗的革命情懷。最后由范聲斌老師,帶領師生們共同學習“四史”并分享學習體會,歷史的經(jīng)驗告訴我們,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我們要學好“四史”,從中汲取力量,在實踐中不斷成熟,傳承好紅色基因。

唱《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

觀看紅色電影

研讀“四史”

 此次“學黨史,悟思想,強信念”主題黨日活動,使我院師生重溫革命年代崢嶸歲月,尋訪革命先烈的斗爭故事,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提升師生的黨性修養(yǎng)、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做到“知”和“行”合一。在今后的工作中、學習中傳承“羅漢里”精神,按照“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總要求,不忘初心,砥礪奮進,努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為建黨100周年獻禮。

(文/圖:范聲斌     審核:蘇漢美    排版:陳敏秀)



地址: 郵編:210044 電話: